贵州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政策保障、完善体制机制、搭建双创平台、深化产创融合,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更多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保障。成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全员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格局。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健全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制定《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和奖励办法》等配套文件,加大对师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项目研究、竞赛培训等工作,并在教改立项、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个人绩效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着力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长效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走深走实。
完善培养机制,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3学分创新创业模块和9学分第二课堂模块,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就业创业等深度融合。每学年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17门次,包括专创融合课程67门次、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47门次、素质拓展类课程3门次,着力打造梯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支持教师编写出版《创业管理理论与实务》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教材、促教改。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聘请120余名富有行业经验的产业导师,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其中,4名教师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强化资金保障,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每年投入500万元,支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增强学生科研训练能力,实施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校级项目,2022年共立项1427项,支持项目经费2940万元。
搭建双创平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转化。发挥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作用,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税费服务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做好项目引导、创业培训、法律援助、工商税务、风险评估、项目融资、孵化扶持等咨询和服务,探索构建集培育、竞赛、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创新项目研究平台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设立校级自主创新项目,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经费,面向学生开展课题式创新实训培育,按“一般、重点、种子”三类项目分层推进;竞赛平台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高水平赛事活动,组建包括本硕博不同层次、不同院系及学科的“双创”团队,由专业指导教师进行集中辅导、“一对一”项目跟进;孵化平台通过加强创业培育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创客空间。2022年,投入608万元设立创业“种子资金”,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专利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孵化落地。
深化产创融合,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结合贵州省区域发展战略,聚焦“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深入推进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实施“博士村长”计划,构建“专家+基地+博士村长+产业”模式,围绕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基地,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大数据安全与保护、块数据与区域治理等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强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作,开展天文大数据与天体物理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依托学科和地缘优势,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努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