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以往有关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微观层面探讨办学单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培养质量保障等操作层面问题,从宏观层面讨论国家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问题有待深入。新时代,以培养治国理政为本职的公共管理学科,有必要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做好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
找准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涉及国家治理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文化的现代化,即国家治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集合及其运行体系的现代化;二是指国家或政府制定、执行、完善各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能力的现代化。公共管理是以国家治理为实践导向,具体研究政府、非营利机构、社区等公共组织如何运用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学科。找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是解决“为什么要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关键。公共管理学科在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上相比其他学科更具独特优势。经过公共管理学科训练的专业人才,掌握更多现代化国家治理知识,具备更强的制度制定、执行、评估和完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具备国家治理的功能,它可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和智力支持,成为国家治理的助推器与导航仪。
描绘人才培养的专业图景
从国家治理功能的视角进行审视,现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克服五个主要障碍:一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定位不清问题;二是培养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三是缺乏培养质量标准和考核体系问题;四是培养内容西方化问题;五是职业化教育泛化问题。五大障碍归结起来,就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可建立针对性强、有特色、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我国目前的学科分类看,公共管理属于管理学的一级学科。管理是人类对自身及其所属组织与周边环境计划、决策、协调、沟通、控制的过程。以管理领域为划分标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私人事务、企业事务和公共事务。公共事务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国家产生后才成为相对独立的知识领域。公共管理就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因此,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要针对“讲公共”和“讲管理”的统一。“讲公共”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让学生养成公共参与行为,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特质。“讲管理”就是要培养学生通晓古今中外的管理智慧,侧重掌握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领域的管理理念、知识与技能,以区别于工商管理。“有特色”指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在公共管理某一领域凸显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比如侨校重点培育侨务公共管理人才。“多层次”是指,在宏观层面上培养掌握治国理政知识、具备全球视野的国家治理精英;在中观层面上培养胜任省、市、县域治理的地方政府干部;在微观层面上培养胜任乡镇、社区、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基层管理人才。
第二,要解决怎么培养的问题,可抓好“四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实施情景模拟式的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理论,实现知识内化。采取“半工半读”方式,引导学生到公共部门挂职或开展公共部门领域创新创业项目。本科生可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挂职,硕士生可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挂职,博士生可到县(区)政府挂职。各培养单位可依托各地蓬勃发展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引导学生创办社会服务机构。以挂职或创业为抓手,获取实证资料,引导学生申报科技作品或撰写毕业论文。二是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公共管理专业认证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质量保障的队伍,形成过程监控、结果反馈、持续改进的常态机制。从新专业创办、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日常教学管理到毕业论文指导、就业服务等方面,都要有第三方的参与、监督和评估。通过第三方评估,实行专业认证制度,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分星级认定,根据认定结果,进行专业动态调整,推进办学质量持续改进。三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欧美发达国家在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实践创新、政策变革方面都比较成熟,有些经验确实值得学习。但是欧美公共管理的许多理论在中国往往“水土不服”,不能解释中国的治理问题。事实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已积累了丰富的公共管理智慧与经验,只是没有从学术上建构起让国际学界认同的话语概念和理论体系。当今急需培育既懂西方公共管理知识,又熟悉中国公共管理实际的人才。可大力发展与国外公共管理院校合作培养模式,实行学分互认,让学生在不同的学校中学习公共管理知识,以培养横贯中西的公共管理人才。四是职业化教育与学术化教育的结合。建立扎实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体系,以支撑蓬勃兴起的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使得MPA毕业生真正成为公共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让他们自觉运用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践问题,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这就需要在教育的供给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将职业化教育和学术化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纳入培养单位津贴分配的关键绩效指标;大力提升教学绩效在职称评聘和业绩奖励中的比重;设立国家级教改课题,推动教师将优秀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