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带一路”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两个区域发展战略并提。报告指出,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全方位外交布局营造良好外部条件;“一带一路”建设是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的重点;“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国际合作新平台。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新时代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外交布局的重大举措。这是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最准确的定位。讲好“一带一路”故事、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立足这一定位,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把握和贯彻实施。
第一,“一带一路”是倡议而非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四次提及“一带一路”,都是使用“倡议”、“建设”。但是在许多公开出版的著述中,“一带一路”却被定位为中国的一项战略。比如,将“一带一路”定位为中国纾解“马六甲之困”的能源战略;将“一带一路”定位为中国对冲美国TPP的“西进战略”;将“一带一路”定位为中国输出过剩产能的“产业升级战略”等。这些“战略”定位不仅无助于向国际社会阐释清楚“一带一路”的理念、原则和目标,反而放大了国际社会原本对中国存有的防范、警惕、忧惧心理。
从字面意思看,在中国的语境中,“战略”一词主要用来指对一件事情的全局谋划或长期规划,以实现一个远大目标。发展战略、战略布局等就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但是,“战略”一词的英文翻译“strategy”却是军事术语,意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也就是说,“战略”一词在中英文语境中的含义存在明显差别,为了正确定位“一带一路”,应该慎用或不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法,而代之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提法。在具体研究、宣传“一带一路”时,也要避免各种“战略式”的解读,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一带一路”本来是中国发起的倡议,希望用创新的合作模式与各国加强经济联系、加深相互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一带一路”不是采取霸权的形式强迫别国接受,而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吸引别国加入。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提法更符合这一概念提出的初衷和实质。结合近年来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本来中国的发展强大就引起守成大国和周边国家的战略忧惧和怀疑,他们担心强大的中国“国强必霸”,挑战既有的国际秩序,替代美国成为全球领袖,“中国威胁论”一直以各种形式的说辞围堵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若将“一带一路”阐释为战略,无疑会加剧大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猜忌,强化他们对中国的地缘、军事和政治的防范心理,从而不利于展开“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合作。
第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数量不是固定的。“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很多国家,对于这些国家的数量不宜强调得过于具体。“一带一路”是一项开放性的倡议,并不针对哪个国家、联合哪个国家、排斥哪个国家,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只要有诚意致力于“一带一路”建设,都可以参与其中。《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指出:“‘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如此,就不宜过分强调沿线国家的数量是64个,包括中国在内是65个。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开,参与国家会越来越多。与此相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也不是仅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是中国的西北五省和中亚五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是中国的东南、西南省份和东盟十国,但是“一带一路”一头系着东亚,一头连着欧洲,一些欧洲发达国家也是“一带一路”的参与方和成员国,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经验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不可少的元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