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绘制了新时代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于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于2050年建成繁荣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顺利实施,必将对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中国社会的持续转型,展现出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特征。
第一,中等收入化特征。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未来仍将继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继续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继续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继续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职能,继续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这些政策的实施,会在“提低扩中调高”中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创造更多机会。目前,在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下,中国已经成功将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4300多万人,又于2017年继续减少了大约1300万贫困人口。在2018年年初,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3000万左右。伴随贫困线与低保线的并轨,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还会有所提高,这将自下而上地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构建社会保护网。另外,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中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会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会达到50%,这将从人力资本的不断提升中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提供强劲支撑。如果以当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则在2035年左右还会继续翻番。在这种情况下,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会超过35%,2035年超过55%,2050年超过70%。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推行,会在劳动力市场构建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大环境,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防止摩擦性失业问题。在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继续释放人口红利,推动中国社会大踏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的阶段。
第二,消费社会特征。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与中国社会中等收入化过程的显化,为消费社会的来临奠定了稳定的物质基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会有质的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诉求,中高端消费的增强,会创造更为强有力的新消费意愿与动机,从而持续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当前的消费特征,正在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人民不仅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提高了要求,而且开始更多地关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公平正义、蓝天白云等。据商务部监测,仅在2017年10月1日至8日的国庆长假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就实现销售额约1.5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2016年“十一”长假增长了10.3%;2017年国庆放假期间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达到了1.37万亿元,首次突破了万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继续维持了其对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现在,城镇的恩格尔系数已降低到29.3%,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已降低到32.2%。这表明人民已经将更多的消费开支转移到非食品领域。消费结构的变化成为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成长和人民获得感提升的一个主要亮点。未来,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伴随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逐步解决,消费社会的潜力还会进一步释放。在消费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交织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的日常化使用,会大大减轻劳动过程的体力与时间支出,缩短工作时间,解放生产力。因此,如果将每周工作日从现在的5天40小时缩短到将来的4天半36小时,延长人们的闲暇时间,消费社会的特征就会更为显著。
第三,城镇化社会特征。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每年年均提高1.2%,让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将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城镇化率提升到2017年年底的58.52%左右。城镇化的有力推进,将中国迅速从村落社会转型为都市社会,从定居生活转型为迁居生活,从自给半自给生活转型为商业货币社会,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这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对人类最有进步影响意义的大事件。城镇化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过程,而且还深刻体现着城市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对农村的积极影响。中国在新时代的城镇化,及时扭转了过去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的“摊大饼”做法,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智慧水平、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涵养城市生态、追求内涵式增长,体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价值,使环保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时代的城镇化,还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形成了“一带一路”的网络建设工程、强化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不仅构建了具有世界影响意义的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而且还以各个省会城市与地区性中心城市为网络组建了经济带。新时代的城镇化建设,正日益释放出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活改善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作用:现在,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延长到76.5岁,中国城镇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延长到80岁(同期美国为79.3岁),这几乎是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中最长的平均预期寿命;中国城镇人口的平均住房面积已扩大到36.6平方米(同期英国为35.4平米、法国为35.2平米、西班牙为25.8平米)。中国的城镇化,不但比较顺利地解决了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使1亿多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使1.7亿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而且还顺利解决了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可携带可转移的社会保险政策,也使农民工获得了与城市劳动力一样的权力,能够在流入地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中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会在2020年超过60%,在2035年会超过75%,在2050年超过80%。在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将中国绝大多数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极大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了中国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也为世界人口的城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七有”社会特征。党的十九大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 “五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基础上增加了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形成了“七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政策。这既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有了重大提升,也体现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大众所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而唯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带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全面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幼有所育本身既体现起点的公平,也影响过程的公平,还最终决定结果的公平。最近五年来,幼儿园入园率已提高到77.4%,到2020年会攀升到85%。 实践表明,养育与教育向学前的扩展,能够大大提升国家的人力资本,扩大社会的公平程度,让更多幼儿快乐成长。只有贯彻落实幼有所育的政策,才能将幼儿的素质教育、体质健康、性格养成等纳入实现中国梦的轨道,从娃娃抓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准备人才。在注重原来“五有”的同时,对弱有所扶的强调,也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建共享共治的需要,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要求。经济社会越是发展得快,就越需要通过社会政策的支持弥合可能存在的发展差距。老年群体、病患群体、残疾群体、贫困群体等市场竞争的弱势群体,在国家的扶持中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老龄化水平会迅速提高,到2035年会超过20%,到2050年会超过30%。老龄社会又与慢性病的发生、与残疾率的发生、与贫困的发生交织在一起,这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隐患。因此,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居安思危地加强“七有”社会建设,织牢做强社会保护网,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彪炳史册的现代化强国。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社会的发展绘制了历时态的美好蓝图。让我们尽快凝聚共识、统一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应有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