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更是我们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这一判断,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内涵是一致的。要真正实现这个阶段转换,必须着力完成一段时间以来就已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等重大攻关任务。为此,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两条腿走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出发,坚持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就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可见,着力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对于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问
什么是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不少人可能会认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是一个既好理解又不太好理解的表述。好理解是因为这些术语都耳熟能详,算不上非常抽象;不好理解则是因为难以把握需要协同的四个方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按照现代增长理论,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就是技术、资本和劳动;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分工及专业化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及其配置则直接决定着创新的效率。
所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本质上就是把生产要素与经济增长协同起来,通过每一种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配置结构的优化,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真正依靠科技进步、资本配置优化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从而“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为何要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
提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之间缺乏协同性,成为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不协同。一方面,科技创新不充分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够强,若干重要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产业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比重还不高;另一方面,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突出,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科技创新成果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由于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实体经济内部出现供需结构失衡,一方面诸多产业出现普遍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大多数产业只能适应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升级的多层次、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同。首先,金融与实体经济报酬结构严重失衡。近年来,金融企业利润不断高涨,根据工业企业和金融企业所得税的匡算,2016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利润约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1.3倍。金融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超过50%。受此影响,创新要素“脱实向虚”,互联网金融热、资本运作热、就业金融热较为明显,不利于创新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其次,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金融创新泛滥,过度金融化、金融自娱自乐、资金空转现象较为突出,金融风险不断积聚,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安全基础受到一定威胁。此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尽管金融体系规模快速膨胀,但金融资源特别是增量金融资源难以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镜像反映,无论是金融与实体经济报酬结构严重失衡,还是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都充分说明,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业强大的虹吸效应极大地削弱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不协同。一方面,大量优秀人才涌入金融、投资和房地产领域,实体经济吸引人才难。另一方面,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主要产业领域的领军人才严重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壮大,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活力尚需进一步激发。
三问
如何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可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并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问题,而是涉及从微观生产要素到宏观经济环境的一个系统性、全局性问题。
第一,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努力推动各种生产要素质量变革。生产要素质量决定着产品质量,也由此决定着产业发展质量、供给体系质量和整个经济质量。推动生产要素质量变革既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微观基础,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推动生产要素质量变革就是让劳动、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拥有持续动力,行稳致远。一是要尽一切可能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及效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012年以来,我国15至59岁劳动力人数已经逐年下降,农民工进城数量开始减少,规模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已经不复存在,但人才红利的潜力突出,具有庞大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765万人;出境留学生人数达到54.45万人。这是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基础。下一步的任务是如何创造更多的条件、更好的环境,让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不断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释放人才红利。此外,还要更加注重改革完善使用外国人才的体制和政策,提升市场主体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二是要尽一切可能提高创新成果质量及效率。科技创新是一个链条,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产业化各个环节都需要补短板。这些年来,我们创新投入规模和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关键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创新成果质量和效益。在这一过程中,重点要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而提高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是要尽一切可能提高金融资本质量及效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实现:供给资金并优化资金配置,提升治理效率。提高金融资本质量就是要通过改善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完善金融监管、抑制金融过度膨胀等方式抑制资金空转和自我循环。同时,还需要通过引入有效竞争、推动金融智能化转型等方式提升金融体系效率,推动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此外,还需要将金融改革、发展和风险防范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结合起来。
第二,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努力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一是打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要坚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消除地区、部门分割,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快建立和完善负面清单制度,使生产要素能够充分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要坚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要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利率市场化,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二是把盘活存量资本和优化增量资本统一起来。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一定要建立起正常的基于市场原则的退出机制。为此,要深入推进去产能,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将存量资本尽快释放出来,转移到更有效率的使用方向上。在盘活存量资产的过程中,金融需要更好发挥作用,比如,借助债转股深化企业改革、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证券行业可以通过建立并购重组基金参与资产处置和产业整合,等等。三是着力解决“脱实向虚”问题。“脱实向虚”的原因在于行业间报酬结构失衡,即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为此,需要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再平衡,消除金融和房地产的“虹吸效应”。一方面,要积极推动金融业薪酬激励机制改革;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特点,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第三,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全面改革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部分提出,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这为全面改革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体制,推动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推进产业协同发展,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该管的一定要管起来。但是,也要改革管的方式,要积极探索包容创新的“放管服”改革,采取既具弹性又有规范的管理措施,建立并提升适合产业发展的政府监管新理念、新能力和新服务。加快探索推行负面清单或产业准入的审管分离制度,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
转载请注明出处。